主板有哪三大品牌?
三大主板品牌是华硕、技嘉和微星。
详情如下:
1华硕:
在常规产品线中,华硕主板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战斗力:在硬件方面,华硕拥有独特的特点,例如 数字电源和智能芯片,而在软件方面各种功能软件一直在更新,BIOS总是给用户带来惊喜。
由于对“外设”的坚持,华硕始终能够带来产品创新,而作为华硕的高端品牌,ROG系列包含了华硕所有的技术能力。
2技嘉:
技嘉作为世界一流的主板厂商,也拥有雄厚的实力。
在那个疯狂超频的时代,技嘉的高端主板以堆叠元件而闻名。
当然,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超频能力依赖于用料和工艺,因此技嘉主板一直创下世界超频记录。
3:
在P45时代,微星提出了第一代军工标准的概念,不仅DrMOS延长了主板的寿命功能更加强大的同时,也为用户在供电性能方面提供了保障。
从注重军工规格,到引领主板BIOS改革发展,再到逐渐注重销量和外观,最后到考虑品质、性能、软件规模,再到8系主板的外观, MSI经历了许多小变化。
同时,一系列更加细分的产品让用户明确自己的需求,告别盲目选择。
扩展资料:
未来主板品牌市场趋势分析:
两大厂商如何向上游Intel、AMD发起进攻新的加工产品层出不穷,因此主板厂商也推出了大量基于不同芯片的新产品。
首先是Z270和B250,然后是X370和X299等,同时新品X399和Z370系列主板也将推出。
结合主板价格关注度数据来看,用户群体的关注重点仍将集中在中端设备上。
更多厂商在推出新产品时会青睐小尺寸产品,例如技嘉推出了专门针对Ryzen的ITX B350尺寸主板,而AMD平台用户正在打造小尺寸HTPC。
主板有哪些型号?
H主板、B主板、Z主板的区别在于:定位不同、超频支持不同、多路显卡支持不同。
1. 定位相同
1. h主板是主流芯片组(定位中低价位段)。
主板的接口和插槽相对较少,扩展性较差。
2. 主板B:主板B是商用芯片组(定位于中高价位段)。
相比H系列主板,该主板容量更大,因此扩展性更强,接口和插槽更多。
3. Z主板:Z主板是高端芯片组(高端定位)。
做工好,用料好,扩展性强,接口、插槽丰富。
2. 不同的超频支持
1. h主板不支持超频,适合普通用户。
2. B主板:大部分B主板不支持超频,适合商业用户。
3. Z主板:Z主板支持超频,适合超频用户。
3. 对多通道显卡的支持各不相同。
1. h主板部分支持多通道显卡功能H110主板,PCIe通道较少。
2. 主板B:部分主板支持多通道显卡功能,例如带有少量PCIe通道的B150主板。
3. Z主板:大部分Z主板都支持多通道显卡功能,比如拥有大量PCIe通道的Z170主板。
电脑主板主要由哪几个部分构成? 各有什么作用?
主板主要由芯片组、扩展槽、主要接口(硬盘接口、软驱接口、PS/2接口、USB接口等)和主板平面组成。
各部分的功能如下:
1. 主板芯片组的北桥芯片提供对CPU类型和主频、系统缓存支持、主板系统总线频率、内存管理和显卡插槽的支持。
规格等; 南桥芯片提供I/O支持,提供对KBC、RTC、USB和ACPI等的支持,并决定扩展槽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扩展接口的类型和数量。
2. 扩展槽可以添加或扩展计算机的特性和功能。
扩展插槽的类型和数量是决定主板品质的重要指标。
拥有种类丰富、数量充足的扩展槽位,意味着未来有充足的升级潜力和设备扩展潜力。
3. 主接口,如硬盘接口,用于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。
纵观整个系统,硬盘接口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运行程序的速度和系统性能; 软驱接口用于连接软驱,一般位于IDE接口旁边; 该接口可独立运行,可接收主板500mA电流,支持热插拔,真正做到即插即用。
4. 主板平面一般采用四层板或六层板。
成本为了省钱,低端主板多是四层板; 而六层板增加了支撑电源层和介质信号层,因此六层PCB主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更强,也更稳定。
详细信息:
主板主要类型:
1. AT:标准尺寸主板,因最早用于IBM PC/A机而得名,部分486、586主板也采用AT结构布局。
2. BabyAT:袖珍主板,比AT主板小,因此得名。
很多原来的一体机主板首先采用的是这种主板结构。
3. BTX:这是ATX主板的升级版,它采用更窄的板设计,使元件布局更加紧凑。
考虑到机箱内外气流的速度特性,主板工程师对主板的布局进行了优化,使计算机的散热性能和效率更高,降低噪音,并使主板的安装和拆卸变得更加容易。
完毕。
4. NLX:Intel最新的主板结构,最大的特点是主板和CPU的升级灵活、方便、有效。
无需每次推出CPU时都更新主板设计。
参考来源:百度百科-主板
参考来源:百度百科-芯片组
参考来源:百度百科-硬盘接口